扫描房东二维码高效服务流动人口
2015-8-11 近日,住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黑甲山片区的外来务工人员刘龙想要更换居住证,正准备给社区干部打电话,片区管委会二道湾北社区干部刘婷就来到他家里。“上次看到你的居住证破损了,今天正好有空给你换。”刘婷用手机扫描门口的二维码,很快就采集了信息。
这里每位房东家门口都贴着一个小卡片,左侧印有包户干部的姓名、联系方式、社区名字和电话,右侧是二维码,上面印有房东的名字。二维码相当于房主的身份证,包户干部用手机里的专用流动人口管理系统扫描二维码就可获得房东个人信息。
把二维码安装在出租房里,成为解决流动人口管理难题的有效载体。二道湾东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邓金平介绍,现在社区工作人员采集流动人口信息,仅需扫描、核对、更新、拍照、上传五步简单操作,不到5分钟就能将流动人口信息录入系统。而过去,社区干部入户时都要抱着一大堆资料进行翻阅,费事费力。
“过去,有新来租住房的流动人口,我们要回办公室登记信息,通知其上交身份证复印件、居住证、照片等资料,然后再录入电脑系统,要花一个星期时间,现在几分钟就搞定了。”刘婷对记者说。
2013年7月,二道湾北社区作为全疆第一个启用“二维码”管理流动人口的试点社区,目前已张贴“二维码”2583个,实现了流动人口全覆盖。两年时间过去了,社区曾经的脏乱差道路被干净的柏油路取代,刑事和治安案件均有所下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普遍提高。
目前,黑甲山管委会正在出台二维码管理制度,并计划在辖区内的12个社区全面开展“二维码”数字化服务管理工作。届时,片区内2000余套出租房屋和3万余名流动人口全面纳入“二维码”数字化服务管理平台中。
乌鲁木齐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孙志义介绍,二维码信息采集平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极大方便了群众和包户干部。此外,通过发动每一名房东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时甄别可疑人员、筛查网上逃犯,可消除隐患,降低发案率。
二维码数字化服务管理平台在乌市天山区187个社区推广后,开始在中心城区的社区引进试点,截至去年年底,乌市安装二维码56万余个,为26万余间出租房屋建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