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支付再次出击 能否弥补安全漏洞

2014-8-21  

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见习记者 任汝佳) 据媒体报道,邮政储蓄银行于8月正式在全国推出二维码支付,据称,邮储的二维码支付与之前的二维码支付有很大区别,号称“升级版”。专家指出,这意味着此前以安全理由被叫停的二维码支付业务,在时隔半年后将再度出击。

  “升级版”二维码支付入市

  今年3月,在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打车软件大战之后,两家公司同一天宣布推出与中信银行合作“网络虚拟信用卡”,之后在互联网上迅速蹿红,而仅仅几天之后,央行以“尚存安全隐患”为由突然叫停“网络信用卡”,同时被叫停的还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二维码支付。

  据记者了解,当时对于被叫停的理由业界存在很多猜测,有人指出是央行利用行政命令终止互联网技术创新,为银联争取时间,依据就是在央行叫停不久,有关部门下文要求银行针对电子支付(含二维码支付)进行安全体系的研发和更新。

  也有人认为叫停是出于用户安全的考虑,郑州金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胡轲长期从事数据综合应用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研究,他认为:“叫停二维码支付更多的是因为金融行业的特殊性,金融关乎国家命脉,在技术安全问题存在疑问的前提下,叫停是合理的。”

  而据记者了解,邮政储蓄银行此次推出的二维码支付和此前支付宝做的二维码支付有很大不同,是前者的加强“升级版”。相关人士透露,其关键在于解决了安全性的问题,其支付的每个环节都在邮政储蓄银行的监管系统之内,从二维码生成,到扫码确认、支付的每个环节,都必须通过银行的系统来完成。

  胡轲指出,二维码支付的主要问题在于安全技术标准,更重要的是资金流向的可监控程度决定了它的发展。只要保证资金的流向是可监控的,能够保障资金的安全,在政策层面上基本是绿灯通行。

  支付市场巨大 安全是关键

  据了解,由于移动智能终端以及3G/4G网络资费的下降,移动支付呈现加速发展趋势,业内人士表示,未来移动支付将会是发展趋势,只要解决了技术安全问题,保证资金安全、流向可控,那么移动支付市场潜力将非常巨大。

  央行数据显示,全国移动支付业务在2013年共计16.74亿笔,增长21.86%;交易金额规模达到9.64万亿元,增长317.5%,比上年增长了3倍多。

  据记者了解,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早在3月份就已经推出二维码支付,但是因存在安全漏洞被官方叫停,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得不暂停二维码支付业务。

  那么,二维码支付和其他移动支付方式在安全上到底存在怎样的隐患呢?记者对此咨询了互联网安全方面的专家。

  专家表示,二维码支付的主要安全问题是转跳次数和转跳加密问题,其他移动支付主要的问题在于支付设备底层存在被解密的风险,譬如说Android手机系统就存在被破解的隐患,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从而危及使用者的账户安全。

  胡轲也指出,二维码支付最为关键的是对资金流向的监控问题,要将支付的每个环节都纳入银行监管机构的监管系统之内,从二维码生成,到扫码确认、支付的整个过程,保证资金都必须在可监控的范围内流动。

  专家指出,第三方机构、银行、银联多方力量角逐,希望在二维码支付领域占得先机,也使得移动支付领域的局面变得复杂。技术安全问题关系用户利益和金融安全,而伴随着安全技术问题的解决,必将大大推动移动电商的发展,最终使得消费者体验到更加便利的支付服务,使消费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