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苹果闯市场 扫扫二维码可知生长全过程

2015-4-3  

   荣成市是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先进市,在荣成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六大工程里,绿色生态工程是重要部分,这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今日起,本报将连续报道荣成在发展绿色农产品方面的新思路、新做法,以期给读者启发。

工人将修剪下来的苹果树枝粉碎,准备发酵成生物有机肥。 杨志礼 摄

    记者 隋文华 通讯员 王波 张虎威

    在城西街道东岭后村华峰果品有限公司的合作社果园内,不见工人面朝黄土辛勤劳作、施肥的情景,只见厚厚的碎草覆盖着地面、肥壮的大鹅走来走去……在冷风库里,每箱苹果上都贴有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签,扫一扫二维码,该公司的“绿色”苹果从小到大怎么生长出来的一目了然。

    扫扫二维码 从小看到大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华峰果品有限公司冷风库,只见库内整齐存放着一箱箱苹果。与其他整箱苹果外包装不同的是,这里的苹果箱上贴有一个绿色标签,上面印有条形码、二维码等内容。“你扫一下二维码试试,这些苹果从小到大生长全过程就一目了然了。”该公司总经理孙义骏说。

    这枚绿色标签名叫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签,上面印有追溯宝三个大字。记者拿出手机,打开微信扫描标签上的二维码,网络便自动链接到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页面上显示出8栏信息,内容包括产品图片、基本信息、农事操作、施肥信息、用药信息、加工信息、包装信息和检测信息。

    “这些信息会不会造假呢?”面对记者的疑问,孙义骏将记者带到了公司内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监督室内。“你看见电脑上这四幅监控画面了吗?这就是由安装在果园内的四个摄像头实时拍摄的,全年365天,天天24小时不间断。”孙义骏说,其苹果从播种到施肥、打药、灌溉、采收、农残检测等每个环节都要进行记录,产品上市前,各级农业部门还要进行检查、检测,合格的才出具相关报告。这些内容都会在农业部门的监管下由专业人员通过加密生成追溯码。产品销售时,每个苹果箱外包装上都会贴上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签。正是有了这些绿色的“砝码”,该公司的苹果深受客户欢迎。

    “咱的苹果是纯‘绿色’的,咱就敢接受这样的监督。不信咱再到果园去看看。”孙义骏表示。

碎草地上铺 抗旱又养地

    走进华峰果品有限公司的合作社苹果园内,首先迎接来客的是几十只摇摇摆摆的大鹅。

    记者仔细观察后发现,果园下的地面上覆盖一层厚厚的碎草。“这些草都是在原地长起来后,我们用除草机将其直接粉碎在地里的,这是很好的腐殖质。”孙义骏说,为了达到绿色天然的目的,他们在三优苹果管理中采用了生草覆草这一技术,对苹果树下的“杂草”,他们不但不会动手清除,反而还会悉心呵护,长大后再将其粉碎归田。这些草在生长过程中,还是大鹅的好口粮,在园中放养大鹅,排出的粪便可以直接变成有机肥,一举两得。

    “咱都知道,如果土地光用不养,肥力就会越来越弱,种出的庄稼、长出的果实都不够优良,如果靠化肥、打药等方法后期弥补,差强人意。”孙义骏说,他们种在果园地里的这种草叫鼠茅草,鼠茅草根系密集,在生长期及根系枯死腐烂后,既能保持土壤渗透性,防止地面积水,又能保持通气性,增强果树的抗涝能力。在其生长旺季能够长期覆盖地面,既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又避免地面被太阳暴晒,增强果树的抗旱能力。同时,在果园种植鼠茅草,能够抑制各种杂草的生长,一年内可减少5~6次锄草、松土的用工费用。

    废枝变肥料 绿色可循环

    “以前俺家果园里修剪下来的废树枝都装车拉出去当柴烧了,遇到忙时来不及拉,雇人去捡都没人愿意去。”东岭后村民岳建说,现在村民用天然气做饭、用蜂窝煤或电暖气取暖的越来越多了,木柴的需求量明显减少,果树枝都没人稀罕了。没想到这样的废弃物现在却变成种果树的宝贝了。

    昨日上午,记者在华峰果品有限公司的发酵区看到,粉碎机将果树枝粉碎成渣后,然后转运到发酵池内。“在树枝的残渣上倒入发酵菌,大约20天左右就可以变成生物有机肥料。”孙义骏说,华峰果品有限公司的合作社共有果园3000亩,一亩地能剪下500斤废枝。粉碎机每天可粉碎2万斤废枝,年可节约肥料支出30多万元。

    孙义骏说,果树大量使用化肥,虽然产量有所增加,但是口感不好,不香不甜,销量依然上不去,自从他们使用生物有机肥后,产出的苹果品质大幅提升,销售价也从原来的每公斤6元蹿升至每公斤20元,许多购买者尝过一次之后就每年前来大量订购。